禪機破迷障
大道天書篇
1、大道系列天書的殊勝? 答:大道系列天書,是闡述大般若經的總體精華,並演繹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著作,將唯識理諦,下化於當今世代,對心法與色法的兩相融合。每位眾生皆必要作思想觀念的改變重組,才會促成自己的成就。明白這些名相後,就要建立於落實施行的必須性。
唯識學理是進入於禪宗、密宗、顯宗、淨土宗的組合,同人世間每位眾生皆有直接的關聯性,淨垢染著是在當下來完現,對自己內心的意識形態,與外相的實際型態相互結合,對自己的困境與迷障來淨化與提升。
八識是每位眾生都具備的基本作為,不分別任何宗教與國度,在八識種因中,應如何淨化與沉澱不良的垢穢思想?因為每位眾生的資質不同,各人體會不同,想要有成就,就必要有「精進位」「資糧位」的施行,多多努力付出心力來體會,才會有如實的功效,以明白其堂奧的精微才能受益。
2、何謂德?人之大德是放生?還是其他?為何人要合其德?要如何做才能與天地合其德?(大道心燈第二回:大道與天德) 答:人與天地循齊的良善作為,而謂之「德」,亦是一切道源功德母。德之良善美好,是以天、地、人三者之統理為依歸,可謂天、地、人三者之圭臬,如此天有德,地有德,人更要以此德作為做人處事的基準。
◎天之大德-天生萬靈盡作潤生。 地之大德-地養萬物作長生。 人之大德-護生、放生,不殺萬物為本生。 「合其德」是天、地、人三者之德性為串連,要將人之私我提引為天地之大公,而謂之「合其德」。
人類眾生往往以自我為重,以私我為中,一生當中除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以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替別人(或是冤親債主)來服務。含括自己的父母、夫君、妻子、兒女、孫子、親戚、朋友、同儕,以及不管認識與不認識,都是為別人服務。
甚少有人能真正為自己來做打算,有想到這一點否?(回答:當人很苦啊!)哪有苦囉!也都是自己心甘情願,又做得很高興!是否如此?所以一世人都是如此,又奈何!人類就是以私為重,相對的才會顯現出大公的作為。
汝作父親的,是替自己父母、妻子、兒子服務,未來又替孫子服務,一世人都是心甘情願,又不會有任何埋怨,人類眾生就是這樣啦!一旦看清楚就沒有大礙,也可以放得下,只是人來世間走一回,留下一堆子孫,過往殁度之後這些子孫也都不認識汝了,又奈何!看清楚人生的實相!修持自己才是正道!
3、何謂儒之四正與四非?(大道心燈 第二回:大道與天德) 答:四正是身正、心正、言正、行正,四非是非禮莫言、非禮莫觀、非禮莫作、非禮莫聽。
4、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達道,何謂中?何謂和?(大道心燈第三回:天道奧義) 答: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此「中」為觸緣,日常一切起動皆是如此,由本體實相來觀,若無觸緣又如何起動接續的過程?「中」是天下之大本,此中為不偏不倚,那不偏不倚又是如何?當下汝同仙佛老師在叩問,汝為副體,仙佛老師為主體,其間必要有個叩問的叫做:觸緣,而此觸緣汝看得到否?如此觸緣就是中道了。若沒有來叩問,此觸緣就不存在。
◎「和」是天下之達道,觸緣為「中」過程為「道」,就是人類眾生所嚮往之中道,此「中」為「道」之契機,是沒有:正邪、OX、對錯的。
5、有德能司火,無私可昇天,其意義為何?有道無德為魔,有道有德為神,何為「道」?「道」與「德」的關係是如何?(大道心燈第三回:天道奧義) 答:有德能司火,無私可昇天,天、地、人三者皆以道為統理,若有道而無德,就形成任何事務皆可行之,也就沒有良善美好的表徵,容易入於魔境中。有道有德可昇天,因為其作為是一種青氣之呈現,「靝」即天,青氣合一即「靝」(靝為天之古字)。
◎司火是光明的顯現,光明長久或短暫,則觀其德性多寡而定,(回答:司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光明是犧牲小我,照耀大地,咱宗脈就是如此!此光明是經由南方丙丁火的成全,就由:燃燈古佛、玉皇大天尊關聖帝、本宗脈大主席南天文衡聖帝、理心光明如來佛、以及理心光明禪師所下化的德澤。
6、性善乃是德之本身,非外求而得,其意義為何?(大道心燈第四回:心德) 答:性善可成淨土世界,所以德為一切良善美好,對性之善來成就芸芸眾生,「性善」對有情眾生皆是一體如是具足,只差在凡塵中的「垢染」與「染垢」而已,就形成對性之不善,因為環境分野而造就不同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