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富貴的人生(三) 文:三寶弟子
九、返璞歸真:人生最高境界:「甘於淡薄,不爲物欲所役,去貪就簡,返樸歸真」。
「知足節儉者,必不致貧;貪求浪費者,終難久富。」對快樂的感受雖然人人不同,但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欲上。也有些人並非真正必要,常在已經筋疲力盡的下班後、在假日裏參加張三、李四的邀約聚會,努力撲向一個又一個飯局、牌局,弄得忙碌又疲憊不堪,傷身又傷財,這些並非真正的快樂。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無欲無求、視富貴如浮雲、視權勢如枷鎖。甘於淡薄,不爲物欲所役,去貪就簡,返樸歸真。」最簡單的人做出來的事,往往是最成功的。心地淳厚善良、做人不複雜,淡薄平實,心境常保持「靜寂、清澄、清淨、祥和」讓自己的心常處在淡然之中,方是人生真味!
十、尊重生命-護生: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淡薄飲食。除了不殺生外,更要去能護生,不吃衆生肉,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有愛心、有慈悲心的人。
1、殺生、護生
「百千萬劫碗裏羹,怨深似海憤難平,欲知世間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我們對於一切苦難的衆生,包括所有的生靈,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慈愛之念。
大多數人只會問,這盤肉這些魚蝦好不好吃、新不新鮮,却未曾去想,這些動物從出生到死亡,必須承受多少不人道的對待。同理心思維,人只要有一點小傷、生病、開刀,就會感到痛苦、驚慌害怕;或遭歹徒綁架、甚至遭到殺害,親友們必定肝腸寸斷、痛心疾首。而動物也一樣,在被刺殺當下雖無法言語,但它們確實是在驚慌痛苦下,骨肉分離,掙扎含恨而去。
其實,肉無佐料,好吃在那?是佐料的緣故,倘不放油鹽醬醋,則腥臭難聞。吃進嘴裡,過喉三寸即成糞穢,何來美味!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牲畜感染病毒如:口蹄疫,禽流感,如瘟疫般的蔓延,造成多少死亡事件!在動物的飼養過程中,為了加速成長,注射了許多的生長激素、抗生素,加上宰殺時的恐懼,身體就會産生許多的毒素及糞屎污染,這些都是導致許多人,得到怪病或絕症的主因。
爲了健康,其實有許多非動物類食物,都已足够供給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了。飲食習慣是可以改變的,主要是我們的心,是否能調伏口腹之欲!我們常聽:
吃肉的人說:沒有賣肉的人,我們不會買肉。 肉 販 說:沒有買肉的人,我就不會賣肉。 屠 夫 說:沒有吃肉的人,我就不會去殺。
乍聽之下,好像每個人都是理由充足甚且是無辜的,但其實都是同謀! 我們想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淡薄飲食。除了不殺生外,更要能做到護生,不吃衆生肉,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有愛心、有慈悲心的人。
2、自殺問題
經濟起飛生活條件大幅提昇後,社會大環境不斷在改變、傳統、倫理逐漸在瓦解,人生價值觀、倫常道德觀扭曲了!物慾的洪流,逐漸淹沒人們的善良本性。在迷失、徬徨、迷惘中,造成社會的亂象如:盲目追求、販賣黑槍、吸毒販毒、墮胎、飆車、假藥假酒、賭、詐騙、械鬥、搶、殘害自己、殺害他人等事件層出不窮。
自殺的原因:
1、成年人:錯誤的人生觀、自怨自艾、憂鬱症、久病厭世、遭受詐騙、吸毒,生活困難、父母負債攜子女自殺、婚姻或感情的創傷…等。還有賭氣「一哭二鬧三上吊」,一直是女人「撒嬌的法寶」,如今連男士都一樣,如果技巧高明,可以喜劇收場,不幸弄假成真,白白送命、後悔莫及!
2、青少年:造成青少年的自殺成因是:自我要求太高、升學壓力、同儕間的人際不佳,情緒、感情受困、甚至還有國中﹑國小的學生相約一同命赴黃泉…等。對青少年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生方向、不想唸書、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要怎麼樣過未來生活。培養孩子觀察、調適情緒的能力、教育孩子多元的價值觀。當孩子在一個地方跌倒的時候,要鼓勵孩子由跌倒之處爬起,努力去尋找其他的路走出來。
近年來更有一種亂象,就是以信用卡舉債,因部份銀行發卡氾濫,失業者甚至在學的年輕人,幾乎一人數卡,輕易的以卡借貸現金,而借來的錢,有些是用在彌補生意的虧損以債養債外,若大都數是用在購買名牌、奢侈物品、賭博、吃吃喝喝…等,而以卡養卡的高額利息,會越滾越多更是無力償債,而討債上門者也不手軟,造成避債離家、或以自殺來迴避問題,連累親人或朋友。
個性思想封閉、好勝、情緒敏感喜歡鑽牛角尖的人、執著自私的人,在遇到困境、遭受壓力時無法轉換光明正面的念頭去善解、不懂得適時放下,往往很容易陷入「我」的感受當中。束手無策灰心喪志、嚴重的失落感、如入絕境。久而久之因壓力産生憂鬱或情緒失控,也就會選擇以結束自我或波及家人生命的案例愈來愈多。自殺率上升,年齡層在下降,更顯得這問題的嚴重。
自殺不但是自殺者的個人行為問題而已,有自殺意圖的人,會以為「一死了之」當作是「解脫的最上策」!自殘行為,而製造出更嚴重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多數宗教都是反對自殺,如佛經言:「自殺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脫,徒自虛喪,空無所獲。」以及「自殺,如火自燒,如怨自害,如住邊城多受厄。」孔夫子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
自殺也是殺生的一種-殺害自己的生命,自殺是弱者、是逃避、是自暴自棄、是大不孝的行爲!「哀莫大於心死」,其實自殺並不能終結痛苦,尤其當時的「心」境,必定是帶著創傷,當下的念頭是在痛苦、哀傷、瞋恨、絕望的情緒中死去,死後必墮入地獄、惡鬼、畜生道。也留給當下的親朋無限的哀痛!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好死不如歹活,「螻蟻尚且偷生」,生活再怎麼艱辛坎坷,只要活著,總會有希望。有時候到醫急診區、癌症病患區看看:他們多麼勇敢地在向死神搏鬥!去殘障院看看:他們多麼渴望的是「健康」!有些人雖然身體有殘缺,卻能從自怨自艾的牢獄中走出來,面對事實奮發向上,培養自己的專業,除了能照顧自己外,還能去幫助鼓舞別人。
回頭看看自己,我們要多麼感恩父母,給我們寶貴的身體、感恩教育栽培我們的師長、感恩週遭所有提供我們,衣食住行所需的士農工商、感恩所有讓我們,走出身心困境的醫護人員、感恩軍人警察、感恩國家護衛我們的家園,讓我們能在這土地上安居樂業。常存惜福感恩之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十一、環境生態的保護:人類與居住的地球,是一個息息相關、共生共存的世界。
1、珍惜、保護地球資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人類應當好好的保護與珍惜。
我們居住的地球村,雖然經濟與科技不斷在進步,但這個大地之母,因人爲的破壞,現在已經花不飄香、鳥不歌唱、遠山不再含笑,流水不再清澈。濫墾濫伐:使原本鬱郁的森林,漸禿枯黃,讓鳥獸沒有安身的地方。濫捕濫殺:導致許多動物絕種。在山坡,爲了建人們的洋房豪宅:造成水土的破壞、洪水一來土石流成災。環境污染、空氣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湖水,跳躍的魚蝦,無法生存。廢氣、廢水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影響著人們身體的健康。
人類也是破壞地球的主凶,因地球環境的破壞、污染,造成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全球的氣候變化異常,如:全球暖化,全世界平均溫度每年上升一度,南極冰原崩塌融化,造成海平面每年慢慢上升二點五公分。土地在下沉、及已經浮現的能源短缺問題…等,開發利用不合理﹐不僅會使空氣、水、土壤等受到污染,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遭到破壞,自然資源也將日趨枯竭,嚴重地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大自然給人類教訓是不斷的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災難,造成大地變色、滿目瘡痍,還有許多在災難中打家劫舍、奸淫擄掠的人,更顯出人性的醜陋、自私的一面。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人類應當好好的保護與珍惜。大家若不去重視,將會更加速破壞,漸漸在地球的資源很快就要被我們消耗殆盡。
2、少製造垃圾:解决垃圾問題,應該從基本的生活習慣做起。
垃圾廢棄物,是製造髒亂、污染的禍首。除了浪費資源外,還需要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去處理。垃圾車運走的廢棄物,只是暫時離開我們的視野,不論是掩埋,還是焚化都有問題!
當垃圾直接倒入水中,或垃圾堆滲出的水、會污染地表水,進入土壤中污染地面種植的農作物。大量的有機廢棄物,還會因發酵產生易燃的甲烷,而造成火災。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有毒廢棄物侵入生活周遭,垃圾中有不易分解的有機物,如殺蟲劑、電池、清潔劑、機油……等,會產生有毒物質,滲入地下造成水源、土質污染。還有垃圾堆發出的惡臭,隨風飄散,污染著空氣、也影響健康。
要解决垃圾問題,應該從基本的生活習慣做起。在富裕的環境中,我們已養成用完即丟的壞習慣,忽略在物質貧乏的年代,人們節儉的美德。當看到誘人的商品時,常會去購買一些不是當下必要的東西,而把節約及環保的課題拋諸腦後。
每個人除了在生活中,除了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外,在進行廢棄物處理之前,要把可再利用的資源垃圾回收如:紙張、金屬、寶特瓶等…再生利用;果皮菜葉可作有機肥料;廚餘可加工做成肥皂;善用巧思舊家俱再重整,成爲二手家具;如:有一群日本的高中學生,將丟棄的輪椅,重新整修後,分送給各國需要的貧困人。這些人佈施了愛心,也養成惜福的美德,做到了愛惜資源、物盡其用。
「人」是環境問題的「始作俑者」在「受益者」與「受害者」之間。當我們得知環境汙染,對人類會帶來永久的傷害時,也許會有短暫的覺醒,但絕大多數的人對環境惡化,會抱著眼不見為淨、事不干己的心態。地球只有一個,若大家再不去重視垃圾環保的問題,明日,我們將淹沒在垃圾堆中與垃圾為伍!
3、心靈環保:人人心誠意正、重視禮義、道德倫理,以公益、公利、公德心、愛惜資源、懂得彼此相互尊重、感恩惜福。
人的思維很複雜,但心靈卻很貧瘠,常迷惑於外在物質世界,充滿了妄想雜念,忽略了精神上的充實。心靈環保是一種對自己、對別人、對自然、對社會的人生態度。
自我的思想言行及個人執著,往往會影響到他人,導致親朋疏離失和,造成社會的不安。我們要居安思危,正視許多因人禍導致天災的事實,地球上的每個人、事、物、山河大地,彼此間同體共生、息息相關。人的心靈與大自然能相互感應,故要敬天謝地,對大自然生起珍惜愛護之心。
清除心裡面的垃圾念頭、無明煩惱,時時觀照自己每一個剎那間生起的念頭,都要是善念。用愉快的情緒、積極樂觀的精神及最真誠的一念善心,彼此和以善誠相待、互助互愛、感恩尊重。一念善就是一分清流,讓善匯聚,若社會上好人凝聚愈多、人心淨化就能做得愈好。自然會形成一股「祥和之氣」。反之若彼此對立、爭執不休,常會「怒氣沖天」自然就會感召災禍降臨。
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有堅定決心的人,也能改掉多年的弊習、轉惡心成善心、棄暴躁的脾氣變為柔軟,捨孤僻的性情改為隨和,改變了人際關係,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心病還須心藥醫」,身處複雜多變的都市叢林,我們要找尋心靈的港灣、精神上的依靠。更需加強每個人的內心環保,積極的自覺,恢復人人本俱的善良本性。以「善」淨化自己的身心。人人心誠意正、重視禮義、道德倫理,以公益、公利、公德心、愛惜資源、懂得彼此相互尊重、感恩惜福,美好世界村的理想才能實現。
人生的期許:將人人的心燈點燃,燈燈相照,就能爲這黯淡、茫然的苦難人生,帶來光明。
「人忙,心不忙,雖苦亦樂」;「事煩,腦要清,雖忙不亂」;「身可累,心不能累」。人的生命猶如浮雲朝露、朝不保夕。有人因自覺而成長、有人因自滿而墮落;有的人懶散昏沉、漫無目標度日;有的人天天斤斤計較、只為自己的利益盤算;有的人汲汲營營、忙忙碌碌只為一家的溫飽;有的人則踏踏實實、進德修業、有著高尚的人格,為人群默默付出。要選擇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黑暗需要光明,動盪需要安穩,苦難、煩惱需要解脫,才能幸福安樂。不要輕視任何一分微小的力量,將我們的心燈點燃,光光相照,散發光和熱,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用你的真心、關懷心、慈悲心、歡喜佈施心、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就能爲這黯淡、茫然的苦難人生,帶來光明。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讓這人我關係日漸冷漠的社會,因人人的相互關懷和無求付出,而充滿著愛和溫暖!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富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