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心安  

文:國中組 黃映霈

 

  乍看之下,「心安」以及「安心」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兩者之間似乎只是彼此把上下兩個字給顛倒所形成的。但意義上呢?會有兩種不同辭彙所在,所表達出來的意義當然也會不盡相同,來看看我的深入說明,諸位定會明白。

 

  在這個凡事都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競爭時代,許多人在做事前或多或少都會投靠他們的「信仰」,無論是求神拜佛或向上帝祈禱,總而言之,人們都希望他們心目中萬能的神能夠保住他們在做事的過往中能夠順順利利,不要遭遇到太多險阻,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圖個「心安」給自己吃顆定心丸嘛! 但問題來了,雖然人們已問神、上帝那求得了幫助,但自己卻在過程中絲毫沒有付諸心力,所以每當在進行下一步時都不能「安心」的放手去做。倘若失敗了,倒頭來卻指著神明或上帝的鼻子罵,假如祂們天上有知,豈不是所有委屈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嗎?求心安只是為了要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安定下來,假使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也很難真正「安心」下來,那麼心安就顯得毫無效力可言,不是嗎?

 

  就拿考生應考的事情來說吧!往往考生們在應付人生中幾場重要的考試時,都會到廟裡向神明求個心安,幫助自己能夠金榜題名,但光是這樣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所謂「人先自助,後天助」,倘若自己都沒有自助了,求心安又怎麼能讓自己真正的安心下來呢?

 

  綜合以上所述,求「安心」似乎比圖個「心安」還要重要,有了「安心」,想必可事半功倍,倘若沒有,想必是事倍功半,假如人人都能懂得這個道理,我想,神明也不會這麼難做「神」了吧!

 

 

老師評語:安心:是安放自己的心,於對的地方。

     心安:是「因」之後的「果」,「心中安然、安適」。

 

  只求「心安」(果),卻不願去作努力的動作(因),無因何來果?所以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心未安,當然無法安心了!

 

舉例之:

 

1. 買不新鮮的魚肉,無法心安,煮後吃起來無法安心。

 

2. 要出遠門旅遊事先不檢查車況,無法心安開車,坐起來就無法心安。

 

3. 財寶放在家中,無法安心過活,怕被偷被搶,終日無法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