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禪  

文:孔維勤

 

        百丈禪師悟道後,每次開堂說法,有一老人專心聆聽,聽後隨大眾退下,這一日,老人課後兀自站著,若有所悟。

 

        百丈很早就注意到這位老人。見他留下,下堂來問他:「站在前面的人是誰?」這問題有兩個意思,一是問他是何方人士?二是有心考驗這位老人「何方神聖」?「我不是人,我是狐狸精,參煉化為人身。」這位老人說:「我留下,因為有一問題要請教禪師。」他說:「很久以前我是人,與迦葉尊者同一時代,有學人問我,大修行的人,是否還落入因果輪迴之中,我說『不落因果』,就這樣一句話說錯了,我墮入畜生道裡,五百年身為狐狸。」

 

  他請教百丈一樣的問題:「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百丈禪師回答他:「不昧因果。」意思是不迷昧於因果,只要了解佛教因緣的道理,因在裡面了。

 

  釋迦牟尼說:「我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緣起、緣滅,似乎不留下什麼,卻不是什麼都沒發生過,生命的力量總在持續,如瓜熟蒂落。生命帶起來的力量,就是佛門的因果。它像薪火相傳,像大海的波浪。

 

  不執著因果,便是不昧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顯示一般人在「果」上貪心,不如有修行的人在「因」上小心,如同老人一句不經心的話,墮入五百年的野狐身。

 

  後來禪門罵「野狐禪」的典故,便是出自這則公案。指所有不能實踐佛法緣起生命的人,但憑口說與一知半解,終究是門外漢,千錯萬錯,在顛倒夢想中成了假作人形的狐狸精,不堪一問,不堪一擊。

 

  反倒是在生活裡實踐的人,不瞻前、不顧後、不刻意。他們不執著、不貪戀,以無所得的心投入生活。如「西遊記」孫悟空在瀑布前,二話不說,縱身一躍,進入水簾洞中。水簾洞的「別有洞天」,正是百丈禪師說的「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知道種子是「因」,種子也是「果」,不落「因」、「果」的差別相中。人生緣起看「因」,緣滅悟「果」,生生不息盡在生命的緣起裡,不是什麼都沒有,老人說「不落因果」自然也錯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