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悌道〉

  父母留德,子女輕鬆   

 

 

        人都希望能有個富老爸,這是件多麼令人嚮往的好事!可是,若是站在超越是非、對錯的高度來看,這也不過是人生劇情所不同的開端罷了!每個人雖然都有不同的起始條件,但未來仍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同的起始條件,來自於不同因緣和合與降生環境,是個人累世因果命業所吸引與具足而形成,具現化於此世降生之後的種種不同。然而,有定論何者是好,何者又為差嗎?否也!只不過是各自的命運會引來各種不同的考程命題而已。

 

        崇心學員絕不要迷惑在此種初始條件中,以免被“因果業障”所局限,又不知如何改除、化消。出生在何種家庭,得到何種結果,這些都是由自我累世所作所為來決定的:對於出生良好的人,未能好到老者,比比皆是,此種因緣果報絕不少聞;若是出生不好者,也會有出將入相、飛黃騰達,很多人都有良好前途。

 

        這裡差異何在?就是在於是否能明確各人的命題考程,並且有否努力奮鬥而作開創!對於富者是學習:喜捨、分享、照顧;對於缺乏者是要學習:創造、積福、積德!所形成而不分別的是:富爸爸與窮爸爸,都是咱家的好老爸!

 

        世間父母為兒女創造了良善的生存環境,身為長上者財產愈多,越容易使得子女迷惘,一者:無目標奮鬥;二者:無同理心,不易瞭解到真實的人間疾苦;三者:迷失在數字遊戲中,不能真正的腳踏實地,落實生命創造價值。

 

        若在此種情形下,能有以下心態修整會更好:子女若能與長上一樣的優秀,所留財產則不足掛齒;若是子女不如長上優秀,留存這些錢財給子女,不是更害了他們嗎?讓子女們錯失學習、創造的第一時間,又錯把目標放在盯緊整個家產上,豈不是真的好心辦壞事了嗎!

 

        故而,若能用所賺得錢財來教導子女如何上進、增進智慧,以更多的善行來造福社會,投資在正向的教育上,這會是一本萬利之投資,讓子女可以省下爭奪財產的時間、氣力,學習讓心靈提升,減少空虛的心態,認識心靈提升、回歸天性的方法,增長良善好德性,這不是更妙嗎?

 

        父母長上能當下調整心態,提升自己與子女的“身心靈”,是好過加添資產的位數。留金錢給子孫,不如授予正信正念,加強動手創新能力,廣結更多善緣,為人父母能否選擇正確的方向,做出正確的安排,必會影響到三代的。

 

        為人子女者的心態也要及時調整,父母是父母的,自己雙手打拚來的才是屬於自己的,要學習的是創造的方法,而不是等待餵養!凡所有物,必有其窮盡之時,若是沒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無常自然到來,此時若僅懂得被餵養而已,爭奪眼前所見的人,後果真是不堪設想之可憐!此生所生存的意義,僅僅是為爭奪家業而來的嗎?絕非如此的!若是把人生目標重點放錯了,就會浪費此生為人的大好機會!

 

        為人父母者,切勿輕易阻斷子女的良好發展機會,也就是給予太多,讓子女太輕易得到了,子女就會喪失學習成長的契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人世間的事務鏈,就是要斷除每個人不良因緣的羈絆,以及圓滿宿世業力牽纏的引力,要藉著事務鏈來磨練、純化每個人的良好德性,淨化不良的思維意識。故而,每個人起始條件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前緣,其中含有完全消除各人“因果業障”的機緣。

 

        這時,父母千萬別拿孩子的考卷來填答,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經歷!如此才不會讓子女少了生存歷練的考驗,喪失了圓滿的契機,若是對此一生有些因緣可惜錯過了,下次已物換星移,機緣能否再現?則是難以保證了!

 

        留什麼給後代子孫才是正確?古人留傳之誤,現世多以為父母留財產給子女,才是疼惜、關愛子女的表現;如今,科技文明興盛,社會變化不斷加速,此時空更要培育子女應變創新的能力,早日能有正知正見,才能正確面對、處理不良因果,這是當下最需要,也是最必要的!

 

        長上留德給子孫,結眾生善緣;做子女者,必要放眼天下,英雄(雌)志在四方,任己暢遊,自然是一切不能束縛,自在有如虛空般,早日將重心放在利己利他之處。將家中老小安排在相適應的位子來成長學習,發揮各己的能力和特長、互相扶持與成就,別再為了家產興訟,再讓人倫悲劇發生,家和自是萬事興盛,何不樂哉!

 

        當人要修回天超越之道豈是易事?智者要避免相互造罪,積德以蔭護子孫,如此才是應該!為人父母要明白“立德”好過於增加其他有消有長的物質,人世間原本就如夢幻泡影的,緣起緣滅,美好的事物一下子也就不見其蹤影了;為人子女要相信自己,有父母財蔭的,必要發揮十倍、百倍的福益來造福社會;無父母財蔭的,就必要先專心在自身德性、福報的積累上。

 

        人生難免有起有落,下雨方知烈日可貴。每個人既然降生到了地球這樣一個相互對待的環境中來生存,就要好好享受相對兩端的不同感受:上坡時,不忘提攜身邊一切所助緣;下坡時,也要挺直腰杆、堅毅前行、不改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