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下說故事〉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發生在1996年紐約的春天

 

        大衛.伯迪因為生意的關係,每個月須要由蒙特利爾到紐約一趟,其實他大可坐飛機,但他更喜歡自己開車,尤其是在一個朋友死於飛機失事後,他就更不想搭飛機了。

 

        十年來,他每個月都會開一趟車到紐約,他特別喜歡開夜車,因為夜晚高速公路車子少,能暢行無阻,他可以一口氣連開七小時,中途經過休息站時還可以順便吃晚餐,他通常會在出發前先睡一下,等上路時就精神百倍,那條路他已熟練到閉著眼就可以上路了,他對這種出差方式信心十足,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1996年5月的一個晚上,他照往例要開車前往紐約,但是他才開了一個小時就覺得十分吃力,想睡得不得了,身上的每一根骨頭都覺得不對勁,眼皮子幾乎要闔上了,他不曉得為何會這樣?他在出發前才睡了四個小時,而且他才開一個小時而已,以前從來不曾如此,他把車窗打開,希望夜晚的冷空氣能讓他清醒一下,還罐了一大瓶咖啡,但所有的努力都無效,就是覺得全身無力,昏昏欲睡。這是他開長途行程以來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形,他心中不禁有點害怕,懷疑自己是否生病了?

 

        大衛已無法再開下去了,於是在最近的下一個出口離開了高速公路,到了一個他從來沒有聽過,離紐約還很遠的小村莊,他開去一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加油,並向加油站員工詢問是否附近有汽車旅館或是飯店?加油站員工非常熱心地幫他打到每個飯店旅館去詢問,但意外的發現,儘管旅遊旺季還要兩個禮拜才開始,但當天每家旅店都客滿,即便是稍遠一點的小旅館,竟也是客滿,加油站員工也感到奇怪,因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

 

        大衛只好請加油站員工試試有沒有學校宿舍或養老院……什麼都可以,沒想到加油站員工說:「養老院有的,前面路口的右邊就有個養老院,院長派崔克.瑞尼是個好心人,我幫你打電話給他,我相信他會願意騰出一個房間給你。」果然,他確實得以在那家養老院有個房間歇一宿,而且租金便宜得不得了。

 

        第二天早晨,睡了一晚好覺的大衛,神清氣爽地付了租金,準備離去,就在他要走出大門時,又轉身回到櫃檯問院長瑞尼說:「我突然有個想法,反正我已經在這裡了,不妨順便做點好事,我不只是個生意人,也是個猶太教的牧師,這裡有沒有我可以服務的?」瑞尼說:「真的嗎?你真是好心,我們剛好有個猶太病患,昨晚去世了,差不多就在你來的同一時間。」大衛問:「哦,那你打算怎麼處理他的喪禮?」瑞尼說:「西蒙‧溫斯敦差不多一百歲了,親戚也都死了,在他的資料上也沒有任何的親屬名單,這附近也沒有猶太人的墓地,最近的一個也要在一百里之外的安柏尼,所以我們想將他葬在附近的基督教墓園裡,葬在那裡的都是些無依無靠的貧民。」大衛立刻說:「你想得很周到,不過既然他是猶太人,我相信他一定會想葬在猶太墓園裡。這樣吧!通常我是開可樂娜那種小車上路的,這次我剛好開一輛大型休旅車,車子後面還有很多空間,或許你可以把他的棺材交給我,我可以把他葬在紐約的某個猶太墓園裡。」

 

        那天稍晚,大衛抵達紐約的辦公室之後,立刻與布魯克林區的一些猶太墓園聯繫,但是許多猶太墓園都滿了,大衛一度非常著急,在尋找的過程中,有人建議他可以上曼哈頓的華盛頓高地那兒,有一個組織提供贊助經費,大衛於是馬上聯繫拜訪。

 

        在那滿是灰塵的辦公室中,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回答他說:「有!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基金,用來為無依無靠的老人提供墓地與葬禮的,這個基金大概是在五十年前,一位猶太裔的慈善家提供的,希望能幫助那些死後無力安葬自己的老者,我們確實在墓園中保留了幾個地點為這些人做準備,我會處理所有事情。」

 

        那位老者正準備拿一些文件請大衛填寫時,問了大衛一下亡者的姓名,大衛回答說:「西蒙·溫斯敦」老人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熟悉,不介意我看一下他的遺容吧?」說著,他們朝大衛的大型休旅車走去,看了亡者的儀容後,老者兩頰帶淚的對大衛說:「我們不只要給西蒙·溫斯敦一塊墓地,我們還以他為榮,上天在他身上展現奇跡,這個你老遠帶來的老人正是當年提供基金的大善人西蒙·溫斯敦,他將埋在當年自己選定的地點……大衛.伯迪先生,感謝你千辛萬苦地把他的遺體載回來,這裡就是他安息之所。」

 

        因為這件事充滿得太多的巧合,非人力所能為,因此就傳開來的,或許是出於上帝的大手,提早將這事的善報回到西蒙·溫斯敦的身上,也或許這只是種瓜得瓜,自然法則的兌現,但無論如何,這樣的現世善報,很大程度的震撼了我們,並留給世人寶貴的教化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