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機破迷障文選> 彌勒內院 唯識淨化(五)
1、對於感受仙佛恩師,高層次能量教化吸納作用,心念往往會受到第八意識種因來主導,那要如何真正達至: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默時之因緣條件?又該如何不受識神來左右? A:高層次能量所吸納過程中,必要有「淨心」、「淨念」、「淨意」、「淨識」之相互成全作輔助,也在一般人類甚難有此能量,都是很容易受外靈來干擾,該如何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默時?針對此「淨心、淨意、淨念、淨識」定靜功夫必要了得,方能有此能量體來加添的,又應該如何不「起心動念」的,也就不會受到識神來左右,種因必會一一來淨化。
2、關於心念意識基本觀念問題。 A:「心經」是人世間,每一位有情眾生都必須要用到之基本,可由此進入有情眾生生活當中,落實在於日常生活取向,這種是由「起心動念、入意藏識」之思惟,正是外界所欠缺的,一般宗教皆只在表面打轉,甚難進入「心念意識」當中作成長的,故而!再怎麼修也只是表相而已,甚少有真正提昇超越。人世間針對『唯識理諦、唯識觀念、唯識行徑』之中,是一個相當深奧之思惟作法,故有很多宗教信仰者走了一大圈,犧牲奉獻一世人,但是在於下世又來一回,真是相當殘忍又無可奈何!此種因緣條件,這是有情人類眾生必要明白,在於崇心宗脈最基本之『新唯識』觀念的,就會讓人類眾生減少卅年無明之摸索,而且是很容易體悟其中之一切,更是日日都在應用。
3、關於心念意識基本觀念問題(二)。 A: 淨染此身 染淨心念 不受垢染 而有染垢塵
崇心宗脈所教導「新唯識學」課程,正是由「起心動念、入意藏識」之八識來著手,而有確實進入於『唯識理論、唯識觀念、唯識行徑』作成全的;絕非!只是當下佛教之「唯識學」書本所明白而已。又古言:「天頂黑嚕嚕,見關關講師(台語)」之警語,又人類眾生當下所學的,皆是二千餘年前之產物,針對現在有情眾生,就很難明白體悟作提昇的,也在於崇心宗脈是用嶄新,又現代教學之方法,是對一個:層次、境界、果位、教化所不同,棄除所有艱澀難懂之詞彙,重新引用「新唯識學」作教育教化;又光只一部「心經」之體用,人類眾生所著作闡述之版本,就不下有300多種了,皆是人為比較多,但是能真正受用者,甚且是稀也!只有不到6至7種版本可用而已,其餘皆是魚目混珠。
4、請問恩師關於「起心動念、入意藏識」之作用? A:人心由血肉而成,為何會有心念?這種問題關係到人體器官組織,過去人類眾生所認為心在頭上,現代人才了知心在中間,頭頂上非心之,而是有思維,這是精神系統之作用,含括人之所有行為動作。
五根接觸五塵而起意,入於「內神經系統」中,必會帶入人之靈魂作用,方會起現行之作為,也必會入於八識種因當中,這是必須性的。應是由前四識(眼耳鼻舌)來觀所有外塵境之一切,起動了大腦中樞神經,再向外發號司令,讓手與足而動(身之前五識)中,更由六識轉七識,再入於八識種因所接觸之後,而對外由八識→七識→六識向外之行為動作。
5、人類在於六識當中所有入意藏識。 A:起心動念只在前六識~七識而已,入意藏識才有六→七→八識相互串連,雖然是相互串連,但皆只在剎那間之行為而已。又在對末那識-傳導輸送功能作判別,對六識內在神經系統,將有相互輔助功能,何者判別七識?又在嬰兒為何無法判別?因知識不足,故難以分別所有之:善惡、是非、好壞、對錯,這些全部都是大人們在作怪。
6、對於八識種因,如何淨化、靜化、進化? A:八識入於九識,善巧功法是有之,但各體不一樣。其實想提昇超越,必要淨化八識種因,若在八識種因中,就有太多優良之種子因,也就能有比較優良之基因,其方法可用於:淨化、靜化、進化這三種層次即可獲得。
覺性向外退轉為識,使喚於五根之行為動作,又人類本即如此,只是此覺性非超越之覺,而是感覺的覺,若是有真正覺之覺悟者,則可以有很大超越提昇,也就是由行為動作,即可一目了然的。
淨化之根基,必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踰矩、不踰規,這就可以減少諸多造業之機會,再靜化思想作提昇,就有了進步之空間,此種進化提昇,是自己會感覺得到能量加添,也就會具足了,這是必要努力方可得之。
7、對於八識種因,如何淨化、靜化、進化(二)? A:功法必要用之,此功法在無形中對自己「起心動念、入意藏識」中,是有正確之淨化,這種不起心、不動念,可轉化魔性作棄除,但必要有正道思惟,就可以有靜慮(化)提昇,也就有了進化來成長。
日子久了,就可以當下觀到自己所有不足來加以改變,這種「淨化、靜化、進化」是三種不同層次之體悟,由心念意識中來達成,所以一般宗教信仰者,甚難由此進入,皆只在經典中打轉。
靜思惟(慮)中,已經過濾很多不該有之「起心動念」了,那汝會認為自己有提昇否?正是當下可以檢驗的!檢驗之後必有能量出來,這就是按部就班所累積,而讓自己能獲得與受益,能量若是具足,色澤自然會轉變,能量若是不足,色澤必不會轉之,這是必然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