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義之本質    公正合宜  

 

儒教教主    大成至聖    孔夫子

2020年2月21日 庚子年正月廿八日(五)道慶傳真

萬世師表千年載  仁義治人事至誠

後人正解殺身報  博得萬年千古名

 

        我泱泱中土,乃是數千年傳承,歷經數十朝代更迭之後,依舊在地冥星上,將中土文化發揚光大,至今廿一世紀,文明昌盛,科技發達,但我古老文明經典,已少有人來注重、啟迪,而四維、八德、三綱、五常,已不復當年之興盛矣!

 

        現今人士,只喜愛新潮、炫麗之電子載具,誤以為古老字義精華,已是老舊古董,殊不知,科技如何昌明,但人心習性,雖千年亦不變,從二千年前詩經所傳頌之人情風俗,與現今相比,亦無多少變遷,只是古往科技器具簡陋而已。

 

        因此,  上蒼下化之《大道義公正》天書,乃是將古倫理學,再次闡明於現今時代中,再次讓人心良善神聖面貌,施行於地冥星之國家、人民,來減少爭鬥、爭執、損人利己之種種事務,此乃是崇心宗脈之使命,否則,古往經典精華,只會逐漸逝去矣!

 

        現代人士誤以為我泱泱中土文化,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若不積極加以闡揚過往之良善理諦,久而久之,中華之良善文明,真的會隨著忽視消逝矣!惜哉、痛哉矣!

 

        義之本質—義乃合宜、適當之行為;乃是美與我相結合,代表良善、美好之我;上位主事所用,乃為仁義;下位部屬施行,乃為忠義;兄弟、夫妻、家人施行,亦為情義;正當執法施行,乃為正義;公正、平等、濟人,乃為公義!

 

        在不同之場合、職責、使命施行,則有不同之涵義闡明,但其中心思想乃為合宜、適當之行為,亦是中道、中庸之行徑,切不可過於偏激、矯枉過正,如此只是製造另一不良惡孽因緣而已!

 

        世人往往將「義」來延伸為兄弟義氣、情義相挺,卻不知為何相挺?所為如何?只不過憑其心中一股熱血激情來聚眾結黨而已,亦只是為了自己利益,而來相互利用、結群,可知其中會有多少不良之因緣、行為孳生?於人、於己、於國、於家,又有何等助益?甚少、甚少!

 

        公正合宜—古往今來忠臣義士之義,必須有為其國家民族挺身而出,無論局勢如何不明,依舊憑藉內在浩然正氣來面對、付出,千軍萬馬至前而面不改色,堅持不屈,但往往後人只學其義之外貌皮毛,而無義之精髓,只是凡我熟悉友朋,自然情義相挺,酒肉寒暄,誤以為對方乃我一知己,因此要相挺相依,而忘卻良善與惡孽之分差也!

 

        如此,自然有諸多不良因緣產生,大夥相挺相依、熟悉扶持,口業、身業、惡業,自然也大夥均分矣!他人造業、造惡之際,汝助其一言一行、一通貨,自然他所造之因緣,即有汝之一分矣!

 

        但往往世人不知其輕重緩急,以為他人因緣是他人之行為,與汝無關,殊不知,多少恩怨情仇、是非對待由此孳生,如無汝之參與,又如何壯大他人聲勢?自然可減少甚多之是非相待矣!

 

        因此,修子要慎選友朋,明辨是非,以公正合宜之行徑,來對待周遭親人、友朋,故曰:「友直、友諒、友多聞」,而非與汝親近者,自然替人強出頭,公親變事主,恩怨我來挑,是非依我定,自然因果由我來擔負也,這樣好否?

 

        但往往世人皆是以情義相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縱使友朋有所欠缺、是非、不足,依舊情義相挺,自然孳生多少之因緣;崇心修子更要慎之!慎之!此乃地冥星又一局限也!

 

芸芸眾生有局限  熟悉情義皆相挺

是非對錯拋一旁  酒肉寒暄穿腸過

因緣締結眾人分  不知無明因此起

身心口業渾噩擾  以為汝挺人挺汝

 

        此偈!同有情眾生相互共勉之;既入宗教修持,更要有正見、正念、正行,明辨是非因緣,切勿因是熟悉之友朋,即自然的情義相挺到底,如此也只是將無明示現來促成而已,而在於公正合宜,自然離汝越行越遠矣!亦只是意(義)氣之爭而已!

 

        即是爭到那一口氣,解其當下之爽快,但不知犯下多少因緣恩怨矣!難算、難明!如此,與己提昇心性又有何益之有?其中緣由,仰賴有情修子細細思惟,自然減少其多少無明孳生也!好,今日至此,感謝大家陪伴著作,再會也!

 

無極中壇元帥

 

無極中壇三太子  手執火尖腳風火

降臨崇心闡真理  公正合宜乃為義

 

        諸聖佛與諸賢生及無極大道學院、院修學士等晚安!今日由  大成至聖  孔夫子降來著作大道義公正首回次,將義之行徑,必須由公正合宜為發心,來明辨是非,並非以地冥星之熟悉友朋而情義相挺,反而締結了諸多恩怨情仇、無明示現、是非對錯,而對修子之修持心性,會有諸多之妨害!

 

        因此,「君子之交淡如水」,此言並非是要修子無友朋往來,而是慎選良善友朋,相互提攜、扶助,而非情義相挺,反而有諸多不良因緣孳生,修子又要如何抉擇?如果有要修子來相挺之際,何人對錯?如何知悉?亦是難矣!

 

        清官難斷家務事,修子難明友朋情,試問修子:如何抉擇?是要挺身而出、發聲處理,還是躲避閃開矣!遇其狀況,依舊中道(庸)行持,而非單純情義相挺,只是造因造業也!期盼崇心修子,皆能有智慧來明晰分判!好,今日至此,大家再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