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虛心為謙  

 

大成至聖先師孔    降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四日 己卯年七月初三

 

        修持者入於宗教之後,即在教育、教化的課程中,來成就過往凡塵俗世的經驗累積,是把個人修持的方式來導引,並且在修持過程中,給自己有成長經驗的累積。如此必須要能真正入於『無所驕心、無所傲氣』,亦要『謙虛為懷』讓個己真正能累積教育、教化的資本作修持的導引。然亦給予學習者在教育、教化過程中,有所體證,不可存有『驕心傲氣』,應以『謙虛為懷』才是真正的修持者。

 

        驕必敗、傲必墜,乃是修持者最忌諱的本因,因在驕傲之中,看不起其他眾生,因此自以為自己高高在上,而且無法把眾生平等、修持平等、宗教平等、自性平等的規範來展現,個己即入於敗墜之境地,乃是自然的現象。修持者應是越飽學經論,豐富的累積智慧與經驗當中,必然是如『稻穗越飽滿越低頭』,如此『謙必受益、虛心必成器』,因而謙虛之心,乃是一個修持者須抱持著,永遠都在學習的境地當中,亦永遠皆是保持著半瓶(桶)水,任何一個事務皆在學習過程,即是多聞、多看、多想、多慮、多精研,必然是個圓滿的修持者。

 

        謙虛受益,驕者必敗,乃在於個己心性的作為與個人業因、業果的造就,有相當大的關連,如此造業形成,乃在於對他人是一種看不起,甚且瞧不起的作用中,皆是心態舉高、不良心思的展現。如此而為必然是在個己無法『虛心為懷』中,來把驕傲之觀念、心態化除,因而不論在修持、潤生、經商一切凡塵事務當中,待人接物必是相同。因而驕者是敗之因、傲者亦是墜之源,乃由個己無法把持著修持者必有的心態,因一個真正的修持者,是必要以『謙卑為懷』的心態,把他人當作是聖賢、仙佛、菩薩等,而自己是滿身錯誤、滿心罪孽之人來看待,才能以謙虛做個己成就的因本。

 

        謙虛受益-是謙虛卑微能不恥下問,更是以他人做聖賢菩薩,亦是因眾生皆有佛性平等看待,如此可在修持中,不論任何時間、空間、環境之中都可以成就。因『卑微自許、視他人高』,乃以個人將修持的真正涵義,去把個己在高傲的心態中,化除了高高在上的作為,是以眾生平等而視之!因而即以眾生視為聖神、仙佛、菩薩等,僅在於是未來能成就,未來可以達至目標。然而在當下的眾生,雖然無法達至其條件與目標,即再往後是可以成就;而現今的我,必然是以眾生來做歸返的導引,才是真正創造教育、教化的目標。如此必然可在未來中,真正見到自己入於聖神、仙佛、菩薩行列中。

 

        謙必受益、滿招損。因在自滿當中,常會是將自己來膨脹,如此即標榜個己的成就。因在謙是『謙卑為懷』、『謙虛受教』即是真正半瓶水,而『非是半桶水切切跳』(台語)。如此必可在『稻穗越飽滿越是低頭』中做註解。因而可觀一個人的習性與品德中,即可一目了然,是真正的大德者;還是僅『半桶水切切跳』而已,因在以個己是否能謙卑受教、謙虛為懷,即是『虛心為謙』的最主要功效。但在宗教修持者,以當今時代即非是如此,往往半桶水強加灌注,必是滿招損,損中見真章,亦是自己『無德稱大德』乃是讓仙佛見笑矣!

 

        虛心正是處於虛懷若谷的心境中,可見至天地正氣直透心扉之中,開啟自性本體的基本。虛心亦由自己入於謙卑受教,謙虛為懷不做作、不虛假,即至真如性的行使,亦可由自己來明白,自己有多少斤兩?即是如此。倘一味膨脹自己,又如何能真正帶領眾生回歸於無極仙鄉,更能超越了自己的本來,回歸、超越入於虛空天界,如此是以謙者受益、卑微低下、低聲下氣,作眾生導引的教育、教化課程,才是真正的實證!

 

        滿心自以為是,即是自傲自滿而不再往上追求,何來能有源源不斷的資糧,作下化教育、教化課程。因而自滿即難精進成就,必難超越。如此何來能帶領眾生,彰真如、顯佛性!了知謙虛即修持者必須要保持著一顆『虛心為謙』,才是真受益。

 

詩曰:謙卑為懷受益得    驕心傲氣必敗挫

            修持把持謙虛心    成就教化眾生澈

            彰顯真如明本心    佛性清盈歸本明

            天機了悟真實義    回歸無極虛空因

 

        此偈同有情眾靈子共勉之!在成就過程來把持『謙虛為懷』、『虛心為謙』才是真實也!